鲍欢主任:入冬降温,脑卒中高危人群该如何防范?

百字文摘:2021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最近又恰逢入冬时节,天气变化导致脑卒中风险明显提升。为了增强大家对于脑卒中的了解并提升对其的防范意识,我们特别邀请到上海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鲍欢主任,针对气温变化对脑卒中的影响为大家做一个专业解读。

鲍欢主任

鲍欢

医学博士,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现任上海市东方医院医务处主任,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脑卒中中心副主任。中国卒中学会青年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脑卒中学会流行病学与预防诊治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会委员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秘书长。美国心脏学会(AHA) BLS、ACLS主任导师。《中华脑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杂志》编 委。

鲍主任,11月初,一股强大的全能型寒潮“横扫”我国大江南北,多数地区气温陡降,一夜入冬,很多人都知道秋冬是卒中高发的季节,可以请您详细讲一讲为什么吗?

鲍欢主任:季节变化确实是造成脑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刚刚说到的11月初这场寒潮,它直接导致气温骤降,我们人体的血管也随之收缩,从而来减少身体散热,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帮助我们维持身体正常的机能。如果血管发生收缩以后,患者本身血管狭窄,或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血管在收缩、扩张这两者频繁变化的过程中,血管壁上的一些斑块就很容易脱落。血管收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血流减少,从而造成脑供血减少,同时,又因为没有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由出现血流减少的这支大血管供血的脑组织就极可能因为供血不足坏死。所以说气温的改变,尤其是降温,确实容易造成脑卒中的发生,它也是脑卒中的一大诱因。

谢谢鲍主任的讲解,我们知道了为什么降温会使卒中高发,那么对于血压较高,有中风风险或者已经有过中风史的人群来说,他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气温的变化?

鲍欢主任:嗯,对于你这边提到人群,有以下几点需要大家重视。第一,天冷了就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颈部。可以佩戴帽子、围巾,同时注意出门的时间不宜过早。很多中老年朋友有晨练的习惯,但早上气温普遍偏低,所以也不建议过早锻炼,可以等太阳出来了,气温有所回升再出门。第二,锻炼的强度也不宜过大,如果大家突然进行强度过大的运动,会造成心率加快,同时血管收缩,那马上就会造成我们脑内供血的骤减,这时刚刚提到的脑卒中的诱因就出现了。

好的,我们都知道,高血压与中风息息相关,那么请问鲍主任,中风高危人群的血压应该维持在什么范围内相对安全?

鲍欢主任:卒中患者血压的控制水平和正常人是一模一样的,最好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但是,以下几种人要格外注意。首先是糖尿病人,建议您把血压控制在更低的水平,比如130/80mmHg,当然,同时也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对于一些存在着颈部和颅内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血压的控制就更要在一个既能保证脑功能正常,又能保证血压不对重要脏器产生其他影响的一个水平了。

那么秋冬季节血压的正常范围与其他季节存在差异吗?请问日常多久测量一次血压便于监查?

鲍欢主任: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正常范围的血压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其正常水平都应该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等具有更多危险因素的病人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压每天测量1~2次就足够了。一般建议在早上晨起便后,然后空腹的情况下测量一次血压。第二次在午睡后醒来的时间,只要血压是稳定的,就没有必要再增加频度。但是如果你出现了症状,比例如头晕、头痛、胸闷等,这时候血压如果开始不稳定了,就需要及时地测量。如果血压不稳定,又合并了一些症状,大家首先选择的应该是到医院前去就诊。

明白了,气温这个点确实是大家容易忽略的细节,特别是对于高血压及患其他疾病的人来说,那么不管是发病前的预防,还是防止中风复发,请问主任,还有什么生活方面的建议可以给到大家吗?

鲍欢主任: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到适度和合理,只要把血压控制在适度的范围,饮食不贪多,吃的东西能够满足生理需要就可以,没有必要再去吃一些保健品,或者自己认为非常有营养的食物来补充。冬季饮食尽量清淡,少吃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这样可以避免血液黏滞度增加,降低卒中的风险。

感谢鲍欢主任的解答!相信大家也能由此对气温与中风的关系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脑卒中现在还是我国第一位的死亡病因,不论我们身边是否有人受其困扰,在这个冬天就重视起来,加强防范,远离中风!

关注我们